大明王朝1566:明明是官场背锅侠的高翰文,为什么一转身就一夜暴富了?
毕竟他之前在浙江被郑泌昌、何茂才当枪使,差点掉了脑袋,刚从诏狱出来没几天,就突然有了良田千亩、商铺数间,怎么看都像捡了便宜。
毕竟他之前在浙江被郑泌昌、何茂才当枪使,差点掉了脑袋,刚从诏狱出来没几天,就突然有了良田千亩、商铺数间,怎么看都像捡了便宜。
毕竟吕芳跟着嘉靖几十年,又是被发配去守陵,审完杨金水就把他叫回来,怎么看都像老皇帝心软。
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嘉靖皇帝身边,最亲近的太监莫过于黄锦。
《大明王朝1566》是神剧,好多朋友都二刷、三刷了,大家要么夸海瑞刚正不阿,要么吐槽嘉靖琢磨着怎么“薅羊毛”,但很少有人特意提杨金水。
在历史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赵贞吉与海瑞之间的博弈,远非简单的上下级矛盾,而是两种政治理念,与生存哲学的激烈碰撞。
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,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总爱叫人猜谜,下面例举四个 猜谜名场面
御前财政会议开成了一场辩论赛,我在上一篇(《大明王朝1566》嘉靖让大家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帝王平衡术)一文中,已经分解了辩论赛最终的结果,在嘉靖的帝王平衡术下,谁也没有赢,谁也没有输。
第四轮争执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解读完了,作为最终裁判的嘉靖帝要给争执画个句号了,到底会裁判哪一个政治集团赢呢?嘉靖帝为何如此裁判呢?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往下看。
黄锦,那个总被当做“没心眼”的“好人”,总藏在热闹背后。他不像吕芳那样,眉眼带机锋;也不像陈洪那样,时时提防,时时算计。他不过是在嘉靖身边,混了个安稳,偶尔笨拙。真说偷懒,他也不偷。真说心狠,他也狠不起来,认认真真待人,无非一颗老实心罢了!可这样的角色一个不留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总觉得奇怪,嘉靖想收拾严嵩,朝堂上清流天天骂,严党内部也有矛盾,可他迟迟不动手,反而一次次打听胡宗宪的动向。
人到绝境,最该收手的时候,偏偏有人还伸手。刀压在喉咙上,还想再咬一口肉,这不是胆子,是错觉。错觉从哪来?从一次又一次被纵容之后,脑子里长出来的“安全感”。
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权倾朝野的首辅严嵩对儿子严世蕃说:“是大明朝离不开你爹。”
一位做企业的朋友最近跟我感慨:"以前总觉得有理走遍天下,什么事都要争个对错。结果碰得头破血流,才明白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靠硬刚成功的。"
徐阶比严嵩清廉,办事也稳妥,还不像严嵩那样纵容儿子贪腐,可嘉靖偏偏对严嵩更上心。
嘉靖都亲口说海瑞是大明第一神剑,说明他心里门儿清,海瑞是个敢干事、不贪腐的好官。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,总有人觉得吕芳在御前会议帮严嵩说话,是犯了糊涂。
吕芳是司礼监掌印,伺候脾气难以捉摸,疑心病十足的嘉靖四十年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,总觉得高翰文能从诏狱活着出来,全靠海瑞那句“只有沉默,才能出狱”。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,总觉得严嵩盯着“张三丰降世”那事儿,比面对海瑞的《治安疏》还紧张。
他是吕芳最疼的干儿子,办事利落,对吕芳忠心耿耿,连嘉靖都夸他“会来事”。